2023年1月,大学在读的齐瑞放寒假回家,发现76岁的爷爷成为一家互联网“学堂”财商课的学员。在听“小白理财课”时,班主任用“前学员一天赚3000元”的案例,吸引老人借钱买了2980元的理财进阶课。等爷爷发现听不懂课程要求退款时,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多名老年人反映,他们也有类似的遭遇,涉及多家知名互联网财商教育品牌。


(相关资料图)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财商教育机构通常用0元、低价的小白课吸引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受众报名,并用虚假的高学历、高资历名师头衔营造专业团队的假象,用固定洗脑话术和虚假承诺,诱导学员们购买2998元至6998元不等的理财课。

虽然从2021年起就被媒体屡屡曝光,但截至今年3月10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财商课的投诉超过7000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因涉嫌虚假宣传、广告违法等问题,上述财商“学堂”的运营方多次被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处罚。今年3月14日,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持续关注上述财商课运营主体违反《广告法》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到,财商课乱象被多次曝光却依然存在,说明行业本身不规范。行业容易获利,违法成本又较低。“财商教育行业监管的力度还不够,要加大监管的力度。”

2月26日,某“学堂”财商直播课上,直播老师正在宣传学员赚钱的案例。网络截图

多名老人被诱导花钱买理财课

居住在广西柳州的刘秀清,今年56岁,她在2022年底成为上述财商“学堂”的学员。

退休之后,刘秀清经常刷短视频消遣时间。去年年底的一天,一则广告引起她的注意,广告里提到,该“学堂”可以免费教授9天的“小白理财课”,而正是“免费”两个字吸引了她。

刘秀清关注了上述“学堂”的公众号,被分到一个“班级”听课。听了几天的免费课程后,班主任开始频繁地发微信、打电话,向她推销2980元的进阶实操课。

刘秀清每月的退休金2000元,近3000元的学费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班主任鼓动她,可以用花呗分期付款,甚至专门打来语音电话,教刘秀清开通花呗。

看刘秀清仍然犹豫,班主任问她是不是担心赚不到钱,“你放心跟着老师学,一个月本金几百元,随随便便赚2000元应该没有问题。”为打消刘秀清的顾虑,班主任还举例说,有学员刚上了五天实操课程,就已经挣了快一半的学费。

班主任所说的数字,远超出刘秀清的预期,刘秀清回想,就是这些“稳赚”的话,让她被套路了。

刘秀清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付费之前,班主任称,后续的实操课会有老师手把手教她赚钱。但刘秀清在付费后发现,所谓的实操课还是只讲理论,并没有手把手教理财。

刘秀清学了一个多月,“一分钱都没有赚,就是普通的学习、练习。”刘秀清越学越觉得不对劲,认为自己上当了。随后她发现,微信已经联系不上班主任,对方承诺的手把手教学也化为泡影。

买课前十分热情,买课后老师失联的情况不是个例。与刘秀清遭遇相似的还有河北唐山的何云霞。今年60岁的她,同样被上述“学堂”的免费小白课吸引。在上了四五天免费的小白课后,老师开始催促她报名课程,金额是1378元。

何云霞说,买课前班主任很热情、很耐心。但在她购买了课程,学习五六天后,微信就联系不上班主任了,聊天界面显示,“对方账号已停用。”

今年1月,大学在读的齐瑞放寒假回家,发现已经76岁的爷爷也成了上述“学堂”财商课的学员。他从聊天记录里看到,学堂的班主任用前学员一天赚3000元的案例吸引老人报名,还引导爷爷使用花呗付费,因其不会操作无法开通。班主任又怂恿爷爷找朋友借钱,最终交了2980元的理财进阶课费用。

齐瑞爷爷没有任何理财方面的基础知识,听不懂课程。交完钱后一周,齐瑞爷爷联系班主任协商退款,但班主任再没回过消息,还将老人踢出了上课的群聊。

有类似遭遇的学员,来自不止一家平台。

2021年冬天,51岁的王艺报名了一家财商教育的9.9元小白财商课,她被老师所鼓吹的“实现财务自由”说服,花6998元报名了进阶课。

这位老师提到,课程由“封老师亲授”,而这个“封老师”,正是上述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

报名后,王艺收到一个视频集锦,有财务自由纲领、A股投资方法、商品房投资方法等。她发现,讲课的内容都是录播的固定视频,而且视频里都是电脑合成的机器人声音,更没有见到过封老师出面。课程内容完全不符合她的预期。

某“学堂”财商课班主任承诺对学员手把手教学,但并没有实现。网络截图

连环套路向学员推荐付费课程

在网上搜索“财商课”,会发现多家所谓的财商课曾多次被媒体曝光。2021年4月、2022年1月、2022年4月,央视就先后曝光多次,其中就包括上述几家平台。

2021年4月,新华社也以《“理财课”变“劫财课”,财商教育该如何套上“紧箍咒”?》为题,对财商课的问题进行曝光。

但时至今日,财商课问题仍然存在。截至3月10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某知名财商教育平台的投诉量为3574条,另外一家平台的数据则为3344条。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这些所谓的财商课程,目标对准中老年人、宝妈、月光族等群体,以“免费理财课”为诱饵,从各个平台吸引受众,用微信群聊运营用户社群,通过固定的话术、套路,诱导受众购买高价课程。

今年2月底和3月初,新京报记者以学员身份,分别进入多家财商教育平台的理财小白课,对财商课的套路进行调查。

财商课的运营模式基本相似。小白课一般由两名老师负责,班主任添加每位学员的微信,维护社群运营,另一位直播老师在直播间讲课。

小白课每天晚上8点开始直播,大约一小时。在直播中,老师前期会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基金、国债等理财产品的概念,并声称“钱放在银行里只会越来越贬值,而且只靠工资作为收入,难以解决财务的根本问题。把钱放在投资市场,让钱生钱,才是变富有的关键”。

新京报记者发现,小白课一般到了第四天,负责直播的老师就开始推销进阶课程。而班主任则说一些“洗脑”的话术,让人觉得只要付费学习,就能立刻赚到钱。“如果你通过理财每个月有机会赚4000元,那房贷车贷再也不是负担。你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剩下的我们带你学习。”

从第二次直播课开始,班主任每天都会发学员学习课程后赚钱的案例,少则一天200元,多则一个月两三万元。上述“学堂”财商课的老师称,“之前有同学9000元本金一个月什么都不干就挣了3000多元,咱们学好了也可以像他一样。”

某财商课平台老师把学员收益发到群里,诱导人们买课。网络截图

老师们还会附上图片,图片里有前学员跟班主任分享赚钱的聊天截图,以及具体的收益截图,一张图片上显示,“理财前两个月,累计收益两万元。”

新京报记者发现,直播老师和班主任还会用饥饿营销诱导学员。推销课程第一天,直播老师说,错过报名就可能恢复5000多元的平台价。但据记者了解,该学堂的付费课程,一直都是2980元。在直播间里,老师会一直在强调报名名额逐渐减少,让学员抓紧抢。但记者发现,此后的几天课程里,一直可以报名。在记者多次拒绝付费后,班主任说,直播老师特别审批了10个特困生名额,价格降到1378元。

2月28日以及随后的三四天,班主任每天都会打微信语音,催促记者交费。电话那头,能听到其他接线员劝学员买课的声音。

当记者提到理财的风险时,班主任则称,“老师带过15000多名同学,99%都是赚的。本金比较多的学员一个月可能赚一两万元,本金少的话一个月可能就挣千八百元。”至于学员为何赔钱,班主任称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买(理财产品)。

当记者表示再考虑考虑时,班主任不停地催促,“下午4点半老师就要提交所有(报名学员)名单了,还要去证券公司给您绑定账户,确实来不及了。”

而据学员告诉记者,2980元之后,平台还会进一步要求学员缴费解锁更高级别的课程。

2022年10月,田洋购买了2980元的实操课。据他回忆,实操课老师只介绍了“股票k线图、均线图等一些皮毛知识,网上都能查到”,并没讲股票、基金怎么操作。之后,老师又怂恿田洋花500元购买了基金课,田洋学习后还是不懂怎么购买理财产品,“打开理财APP,买基金该点哪儿都不知道。”

而老师接着又向他推销3699元的课程,并称3699元的课程可以教学员分析上市公司财报,判定公司的营业情况。

某“学堂”财商课的班主任表示,2980元优惠价只有一天,诱导学员赶快报名。网络截图

被收割的老年人

郝宁曾在一家财商课机构担任过进阶课的老师。她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班主任和小白课老师的本质就是销售。一个小白课大概报名20个人,老师能拿到两三万元提成。

对于老师的资历,郝宁说,小白课老师的招聘门槛很低,主要是大专学历,不需要有投资经验。公司招聘老师也不做背调,“只要业绩好,有犯罪记录都无所谓。”

有的老师此前工作经历与金融无关,很多老师学历和资历都造假,比如,之前有老师对外宣称自己在投行工作,其实学历是成人自考的大专。

进阶课老师也缺乏专业性,“甚至不比学员强到哪里去。”有两三成老师都是作为学员学习后被聘来当老师。“讲课把课件念好就行,回答学员的问题有常见问题答疑库。”

虚假承诺基本上是成交的秘笈。郝宁说,很多老师在销售过程中会给学员收益率的暗示或者明示,这些都是小白课老师们自己总结的话术,常见的有不学一辈子穷或者某前学员三个星期就能赚回学费。再举一些盈利的案例,给学员一种“我报名了我也行”的感觉。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前期班主任和直播老师的宣传中,经常出现老年人赚钱的例子。“60多岁的阿姨没什么文化,在家带孙子,就几百块钱本金,跟着咱们学习实操,最多时候一天挣2000多(元)。”

在发现爷爷受骗后,齐瑞也曾在网上联系有相同经历的人员,发现多名学员都是老年人,“老人们对互联网接触比较少,容易相信洗脑式的宣传。”

据郝宁称,她曾经所在的这家财商课发展初期,学员的年龄分布跨度从18岁至80岁,主要集中在31岁至40岁。

而随着业务发展,学员大多发展为低收入、低认知、年龄较大的群体,年龄50以上的老年人多,其中20%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学员,很多学员不会用电脑。

郝宁称,班主任推销课程时,“不管什么学习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能骗能哄地让他们先交了钱再说。”

新京报记者获取的一家财商课机构的内部话术本中,有很多说服学员报名课程的话术。针对学员提出的各类问题,有具体的解答模板。比如学员说年龄大怕学不会,回复内容为“老师之前的学员还有72岁、67岁的,他们都能学会,你根本不用担心。”

教培独立观察人士罗烜此前长期关注金融诈骗、期货交易等信息,长期关注财商课。

据罗烜了解,财商课的目标大多是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农村的老年群体,年龄分布在50岁至70岁之间,他们有一定的积蓄,而且维权意识不强,成为财商课主要的目标群体。

陈音江提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必须真实全面,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陈音江表示,财商课经营者介绍的盈利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经营者用虚假宣传去欺骗消费者,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如果消费者与商家签订协议,协议内明确“一对一、手把手”教授,事后商家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没有按约定来履行,属于一种违约行为。如果“一对一、手把手”教授的承诺是口头进行的,那么消费者要有举证的责任,需要有录音证据。

经营者违约需要承担责任,可以选择继续提供协议内的服务,或退回相应的款项,如果造成其他损失,还要赔偿消费者相应的损失。

3月3日,一家理财直播平台在直播授课,直播老师教授理财致富的理念。网络截图

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

对于财商课的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其实早已注意到。

2021年8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对某财商教育运营主体进行行政处罚的听证公告,公告中称上述平台“涉嫌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做推荐、证明的教育、培训”。

2021年9月14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上述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今年3月13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已经因涉嫌虚假宣传对前文提到的平台进行过处罚。

2020年12月,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号发布了当年9月21日—12月20日受理的12345市民热线及12315热线中投诉数量大、解决率低的教育培训机构名单,上述互联网财商“学堂”的运营主体之一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名列其中。针对该公司的投诉数量共49件,解决的只有5件。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2021年10月29日,上述公司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提到,平台号称的“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10年基金投资经验的无忌”,真名为张松鹏,2016年参加工作,工作年限远不足十年,实际具有的是“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而不是“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曾任CCTV证券咨询频道专业讲师的百财”,经核实“百财”真名为苏琪,并未担任过“CCTV证券咨询频道专业讲师”。

另外,“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的阿文”,经核实“阿文”真名董博,其简历显示其为专科学历。“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刘凡”,真名刘雅凡,并未取得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行政处罚决定书还提到,除了老师的资历造假,宣传内容也存在夸大其词。

该公司官网中的“稳健好收益,快乐赚钱不担风险”,该公司承认无法做到“不担风险”。另外,其官网“稳定收益赚钱课”宣传页面中有“0成本 稳收益 易上手的懒人投资法”的宣传内容,经核实该公司称“0成本”实际应为“0交易成本”。2021年11月,该公司因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0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提到,该公司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关注我的人,98.6%都变得更有钱”“6节直播课,让您的收益比余额宝高15%!”等内容,但并未能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构成对商品做虚假的商业宣传的违法事实。

今年3月14日,新京报记者联系上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上述财商课运营主体违反《广告法》等违法行为将持续关注,一旦发现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多次被曝光,又屡被监管部门处罚,财商课乱象问题为何依然存在?陈音江表示,这说明行业本身不规范。行业容易获利,违法成本又较低,所以每次处罚后乱象依然屡禁不止。

职业打假人王海从2020年开始关注财商课乱象。他认为,财商课问题的核心就是骗。“每一个环节都在骗。包括老师人设造假、资历学历造假、盈利效果造假。“广告语”十二天告别死工资,轻松教会你资产配置”涉及虚假宣传,老师催促学员交钱说,“今天报名学费打5折”,涉嫌违反《价格法》。

王海认为,目前财商课骗局揭露多次依然屡禁不止,原因是监管部门的约束能力不够。监管部门不应该只按投诉的数量去处罚,应违法必究,客观、全面地调查取证,调查整体的受骗群体,按照财商课商家违法所得进行查处。

新华社2021年在报道中也指出,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相关监管,财商教育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乱象颇多,除了平台卷钱跑路外,还涉及夸大宣传、诱导分期贷款买课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引导“投资小白”开设证券账户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亟须整治规范。

老年学员的维权困境

当这些老年学员发现花钱并学不到真正的理财知识想退款时,不但维权、退款的过程充满艰难,而且大部分学员拿不到全额退款。

1月底,齐瑞在12315微信公众号上投诉称,上述“学堂”“虚假宣传诱导老人借钱消费”,需求是全额退款2980元。

2月1日,齐瑞的投诉被来广营地区市场监管所受理。但就在当天下午,来广营地区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回复齐瑞,经过调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终止调解。

两天后,齐瑞接到该“学堂”的客服电话,客服表示,齐瑞爷爷听过课所以无法全额退款,需要扣除课程费用,最后只退了1602元。

刘秀清也联系过退费,客服表示只能退1000元。刘秀清认为买课是因为被套路。但客服表示,承诺是老师的个人行为,如果全额退,要拿出老师套路的证据。“班主任用微信语音套路我的,我没有录音,去哪儿找证据呢?”刘秀清说。

罗烜说,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后,与社会脱节。他们的维权意识不强,也不善于使用手机,维权对于他们来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很高。

绝大部分联系到罗烜的老年人都不敢把套路买课的事告诉家人,害怕因此产生家庭矛盾。何云霞和刘秀清至今也没告诉家人,何云霞接班主任电话都是到屋外接的。“都是偷着学的。”

新京报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很多为老年人维权的都是孩子、孙子辈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老人的聊天截图,发现老人是在诱导下购买的课程,并要求全额退费。

上述财商“学堂”母公司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集团共为超过7510万学员提供服务,覆盖34个省级行政区。注册用户约为5970万人,大约有40万付费学员。

新京报记者获取的一份上述学堂《退费协议》显示,获得退费的学员将对甲方的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价格、优惠政策)、课程信息、退款信息等保密信息承担严格的保密责任,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上述保密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社交平台或媒体)。

陈音江提到,对于商家的宣传要提高警惕,不要听信商家关于效益的承诺,要对财商课有基本的判断。财商课只是教授一种知识,每个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不应该认为接受了培训,就一定可以挣钱。

陈音江建议,如果被骗,要及时收集好相关的证据,跟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向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请求调解来解决问题。“但是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维权都需要证据,一定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

(文中齐瑞、刘秀清、何云霞、郝宁、王艺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乔迟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刘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