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走街串巷的货郎的叫卖声,到冬日街边烤红薯散发的甜甜香气;从深夜拉面摊的一碗酱油拉面,到跳蚤市场的旧书和旧衣服,日本人从地摊中寻找着城市化进程中日渐稀少的乡土味,寻找着渐行渐远的旧时光,地摊能让你走近一个完全不同的日本;此外,从崇尚安静、秩序的快节奏生活中“逃出来”、在小摊上吃东西买东西的日本人,多了几分热闹和轻松,能让你看到日本人的另外一面。
樱花祭现场的冷饮摊和烤串摊。
烤红薯小车走街串巷
“地摊文化”在日本占据着重要地位。日本的很多小说与影视作品中都有地摊场景的描绘,在大型公园或神社等繁华的地方常能见到各种地摊,价格亲民且应有尽有。
日本最早的地摊市场出现在关东大地震后。彼时,东京近郊出现了露天市场,主要解决当时物资不足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以后,日本的地摊经济开始活跃,人们纷纷在安全的空地上摆地摊,形成了所谓的“黑市”。1945年8月20日,新宿车站第一家露天市场开业,而后汇聚了众多地摊的市场在池袋、涩谷、上野等地的车站附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是日本早期的地摊市场。
在地摊大家族中,“街头小吃摊”是不得不提的。日本街边小吃摊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摊主多售卖寿司、天妇罗、关东煮、烤串等方便快捷的美食。当时的店铺有些是搭建了简易的棚子,也有一些则直接走向“民间”,像卖货郎般担着各种吃食,走街串巷地叫卖。现在日本还能见到这种“走街串巷式”的流动型小吃摊,最亲民的当数烤红薯车。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经常能在繁华的街头看到卖烤红薯的小车,空气中都溢满了红薯的香甜,烤红薯车走街串巷叫卖的场景,填满了很多日本人的童年回忆,是日本的风物诗。日本曾经有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一位大叔在东京街头开着法拉利卖烤红薯,这样的摊位吸引不少网友慕名前来。
深夜路边吃一碗拉面
日剧和动漫中常有这样的桥段:深夜,一家散发着温暖灯光的小小拉面摊,虽然面积不大,客人却不少,疲惫一天的上班族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安静地坐下,点上一份热腾腾的酱油或味噌拉面,就着清酒和精致的小咸菜,既美味又能填饱肚子,价格也颇亲民。
拉面在日本很受欢迎。像“一兰拉面”这种连锁拉面店,和个人经营的“深谷幽兰”式的不起眼的路边摊,都是日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次,笔者打工结束后,在附近的小巷子里就曾看到过这样的路边拉面摊,虽非常简易,里面却坐满了食客,甚至还有几个人站在路边排队。
提起“路边摊”美食,日本最有名的是福冈,将路边摊小吃打造成了极负盛名的旅游名片。在福冈市内的道路边,有100多家路边小店。但福冈的路边小吃摊并非移动售卖,它们各有江湖,有固定场所和经营许可,售卖的小吃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拉面,此外还有关东煮、烤串、铁板烧等。去过的游客都大呼过瘾,纷纷表示,没想到在以干净、安静、守规矩闻名的日本,竟有这样充满“烟火气”的路边食文化。
不仅如此,传统的路边摊文化时刻奔走在升级为2.0、3.0的路上。大型集会、演出都少不了路边摊,公园附近也总会汇聚着各种风味的路边摊;每年春季的赏樱大会、夏季的烟花大会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时,总少不了路边摊美食的“倩影”。每年樱花祭时,日本民众都会和家人、朋友相约在公园里,在各种日式传统小吃的香味中欣赏樱花。
去“跳蚤市场”寻宝
除了烟火气满满的路边小吃摊,日本各地还活跃着汇集了众多地摊的“跳蚤市场”——它们主要在赛马场、足球场以及大型公园附近,如东京的明治公园、代代木公园、大井赛马场等。无论是新商品、二手物品还是DIY小物,都可以在这里寻到栖身之地。人们可以淘到极具个性的、平常难得一见的“尤物”,像“寻找宝藏”一样,比逛商场更具趣味性。笔者曾去过一次跳蚤市场,店铺非常多,东西琳琅满目。笔者忍不住选购了一条复古项链和几个可爱的餐具……
集市上贩卖的商品不限种类,从衣服到玩具,从旧书到动漫周边等,五花八门,种类之丰富,令人咋舌。代代木公园是日本最具代表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跳蚤市场,最多的时候汇聚了800多家地摊,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令人眼花缭乱,深感囊中羞涩。代代木公园也被称作“跳蚤市场的胜地”。摊主多为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商品也多面向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