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资料图)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 12点 20点不见不散~

作者:唐

初入职场的你,想必听过这样的话:

“你要这样做,我这都是为你好。”

这些职场前辈试图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诫刚入职的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职场没有恩怨,只有利益。”

“和有资源的人合作,事半功倍。”

“和没退路的人共事。”

…………

一些初出茅庐的新人在前者笃定的语气下,很容易将这些所谓的“职场原则”全盘接受,甚至以其规范自己的工作,以免“出纰漏”。但当这些职场建议在网络上发酵,规避错误的劝诫,逐渐变了味道。

网络热播剧中的官场戏正在传递一些不对劲的职场文化,而许多初入职场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付费购买,试图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拓宽职业道路,用有毒的“鸡汤”探寻晋升捷径。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他们热衷于钻营这些“奇技淫巧”时,他们也在被拉离正确的职业航道。

警惕职场中的“为你好”

小王是一名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学生,才工作半年就以职场“老油子”自居。脸上满满的自豪感,都来自对“职场规则”的掌握。

自从小王走入职场,比他早进入单位的同事就与他分享了“如何讨领导喜欢”的技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工作后第一个要运用的技能居然不是书本上教的。

虽然很疑惑,但看着周围同事都在钻研此道,他也跟着学了起来。

慢慢地,他学会了“揣摩上听”,也学会了“察言观色”。年会表演时他会自作主张给女员工订短款演出服,学会了翻垃圾桶了解领导喜恶,领导一个眼神就能指引他走向茶水间……他自以为学“到位”了,却并不知道领导对他的种种做法并不认同,甚至是厌恶。

他在同其他同事侃侃而谈交流职场“经验”时,并不知道因为他的种种“油腻”行为,领导其实已经开始考虑他的去留。

有知情的同事点化他,问:“你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用吗?”

小王却反问他:“别人都做你不做吗?早学会,早享受,这都是为你好。”

典型的自以为学会了,事实上学废了。

职场里种种口耳相传的“秘笈”,真的是“为你好”吗?未必。

对于初入职场的“小王”们来说,这种种看眼色的行为,坚信“弱者灭亡法则”的背后,隐藏的往往是他们的不知所措。

出于各种焦虑,他们向身边人讨问晋升捷径,在问答平台搜索“晋级秘诀”,在小组讨论区讨论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领导,甚至报名网络课程学习“职场厚黑学”。

某主播曾开课传授送礼之道,公开宣扬向领导送礼的不良文化。律师表示此举有传授犯罪方法罪的风险,严重可判无期

这时你发现,原来,所谓的“职场秘籍”,表面上传授锦囊妙计,实则是门生意。

除了明晃晃地开班授课,大卖毒鸡汤,这些通过所谓的“职场法则”赚钱的人,甚至把“宫斗剧”里的人际关系进行提炼总结,扭曲为“为人处世的哲学”。这些玩意乍一看仿佛有些歪道理,但仔细思索才发现,你的领导和你,并不是皇帝与后宫宠妃间的关系;而你和你的同事,同样不是你死我活的“宫斗”对象。

在平台搜索“甄嬛”“职场”等关键词,可以发现很多“职场秘籍”类读物。不靠谱,别买。

对此,《半月谈》特约评论员发文:“对于此类文化(现象),作为一时消遣无可厚非,但其在网络上过度流行和渗透,无疑会对青年人的奋斗观产生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此类职场毒鸡汤在网上的裂变折射出来的,是一些职场人盲目求功求利的心理,他们把此类“职场秘籍”看作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看似救命,实则要命。

依赖歪门邪道,逐渐忽视真正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将熟练掌握职场“潜规则”替代踏实的努力,用吃透人际关系网替代真诚的交流,无异于给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埋下苦果。

“毒鸡汤”正在把职场妖魔化

很多看似简单,托人帮个忙的事情,换在职场中就成了让人挠头的问题。

比如,“如果领导让你去买咖啡,微信转账给你,收还是不收?”

这个问题曾引发一番网友讨论,收和不收,两种选择都有支持者。

选择收的人认为,领导不是皇帝,不必为此搭钱;选择不收的人认为,这正是一个与领导套近乎的好机会,还贴心地针对领导的回答准备了两种话术——

如果领导说出来下属是故意套近乎,就回答,“您指点我,这杯咖啡我不能请您喝吗?”

如果与领导关系较远,则说,“这是领导给喝咖啡的机会,希望下次当面请教。”

其实放大来说,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其实都是个人自由。但不合理的是,选择不收钱的人正在用自己憋仄的职场价值观,逼迫想收的人不收,故意给职场营造出复杂的等级秩序感。

面对正常业务沟通非得卖点人情才能推进这种职场现实,有些人觉得有道理,而有人表示不理解

也正是这些职场毒鸡汤,在悄悄地把职场“妖魔化”。

毒鸡汤通常围绕着人际关系和工作内容进行“熬制”。

其中,在与领导相处方面的技巧,已经细微到“在厕所遇到老板如何把握机会”,在还没参加酒局之前就开始为敬酒时和领导说什么纠结。

巴结上级,逢年过节给主管送礼,与对自己有利的人站在一个队伍里,怕领导给自己穿小鞋……这些人把领导推向风口浪尖的同时,也在把自己逼进窄胡同。

职场人在工作单位里,除了面对领导,更多的是与同事相处。

小李最近就陷入了与同事交往的困境,据她所说,同办公室的同事经常互相点奶茶喝,一点就是十几个人的奶茶。

见状,小李抱着“打肿脸充胖子”的心理在请奶茶的氛围里硬撑,生怕哪次轮到自己却没请上,让自己变成这个办公室里不合群的那一个。

“打肿脸充胖子”“结识上流社会的人才有发展机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行为准则给人们一些误区,误以为只有大方才能交朋友,跨越所谓“圈层”等于直达巅峰,阴奉阳违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些“职场毒鸡汤”的拥趸在谈及工作时往往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比如,“工作不在多,关键是要让老板看见”“当领导加班,就算你没有工作也得装作加班”。

而此类观念的另一端是,一些人坚信“少工作少犯错”“在领导面前当隐形人才能更好地摸鱼”。

其实不论是以上哪一种,都是在把从业观念变得极端化、两极化,给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灌输了错误职场观念的同时,也把职场“妖魔化”,让未入职场的人心生恐惧。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职场

与其舍本逐末,在“职场毒鸡汤”的裹挟下左右为难,不如回到原点,了解一下我们到底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走进职场。

尽管初入职场的焦虑让人不知所措,但需要承认的是,这对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刚工作的人来说,都是正常的情绪,需要大家慢慢接受自己的不足,调整心态,才能从容应对。

当一个人顺从了“职场毒鸡汤”的行事风格,并在人群中随波逐流时,他们大致是已经默认了自己所处的竞争体系——就像价格战一样,许多人都是没有绝对优势的,只有不断压低自己的价格,才能取得胜利,但这样的胜利往往都带着一种“血肉模糊”的状态。

这时候,在熟悉环境和努力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独特性,锚定适合自己的发力点,比偏信“毒鸡汤”中的“捷径”更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找到自己在职场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更有底气去应对职场中的不确定性,一味地抱领导大腿和依赖同事帮忙,这种“救命稻草”不堪一击。

职场中,我们需要应对多种情况,或重要,或紧急,当许多事情同时砸来时,我们需要找准主要矛盾,再对任务进行抽丝剥茧、逐一击破,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想着投机取巧,靠旁门左道来达到目的。

如果你按照前者行事,当任务完成那一刻,自己是轻松的,也是有成就感的,当我们对此进行复盘的时候,也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支撑下一次任务,以此来不断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后者则如同皇帝的新衣,总有一天会被戳穿,因为职场非常现实,从不接纳没有能力还不认真努力的人。

让我们回想一下,当初自己选择踏入职场时,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让自己的付出变得有意义,让自己真正成长为能养活得起自己、能支撑一个家的大人,让自己在走入社会这个更庞大的学校后,学到更多的技能和本领,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好,生命越来越有质量。

想达成这样的目的,努力可以,奋斗可以,认真和勤奋可以,唯独见风使舵、投机取巧不可以。

那些信奉“职场毒鸡汤”的人,也许可以尝到一时的甜头,但这种饮鸩止渴之下,牺牲的是自己的良心、口碑,以及规范的职业晋升渠道。长此以往,免不了最终筋疲力尽地挣扎在泥潭里,看别人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走向职业巅峰。

时代的进步,是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带领另外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在往前走。

我相信,我们都愿意成为带着别人走的那批人,如果脚步不快,成为不了领头雁,就组成推动整个队伍前进的巨轮。

相信只要努力,我们的奋斗能被看见,幸福会在未来某一刻向我们扑面而来。

做真实的自己才最酷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3年第9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唐,青年文摘特约作者。一顿四斤羊蝎子。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