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信建里小区6号楼旁,有一座养老服务驿站。推门入内,迎面就是一组玻璃柜台。梳齿细密的“篦子”、长长的“酒提搂”,暖瓶塞、门鼻子、松紧带,甚至是绑墩布用的墩布头……方寸之地,摆的东西可不少。柜台上立着一个小牌,写着“买不到柜台”。

这些东西随便在大型电商平台上一搜,就跳出很多商家,怎么说“买不到”呢?原来这个柜台是给老人们准备的,“都是老人平时反映买不到、不好买的东西,我们帮着给寻摸来的。”来自首开集团首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养老驿站负责人孙学铭告诉记者。的确很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不太会用,更谈不上网购,就算经常网购的老人在网上找到这些小物件儿,买多了用不了,买一个两个又要加快递费,很不合算。

说句实话,这些东西之所以现在很少见,一是因为利润低,没有商家愿意卖;二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质量更好、功能更多的替代商品,即便买不到,也影响不到正常生活。再说句实话,物业公司按照合同也没有专门为老人提供这些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社区里老人这样的特殊需求,完全可以搪塞过去。

可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合同条款,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特别是当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的当下。居家养老是更为老人们接受的养老方式,把适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离不开物业等相关部门的“老人思维”。多些老人思维,才能多些助老、便老的实际行动。信建里小区设立“买不到柜台”,更能体现社区物业对于养老政策的悉心理解与诚意兑现。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生活习惯,也都有对特定物品的情结,既是图其使用价值,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买不到柜台”的管理人员发现,当老人找到某样惦记的物品时,喜悦神情会溢于言表。一位老人听说“买不到柜台”后,特意从门头沟跑过来,就为了买老式高压锅上的易熔片。那是一种指甲大小的灰色圆片,只要几毛钱。“在我这里找到了,他可真高兴!他说高压锅就值几十块钱,但用得久了,有感情。”还有一位老人,要买鞋的“乌眼”,是一种金属圆片,用于在棉鞋布鞋上固定鞋带。网上都搜不到,物业就发动同学、朋友,从温州那边买来一包。交到手里时,“老人特别惊喜地说,还真找着啦!我们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

家门口物业的贴心服务,就是对居家养老实打实的支持。当然,“买不到柜台”,肯定不是赚钱的买卖。如何支持这样的良心买卖持续下去,如何让更多老人得到除宣传之外的持续的温暖,如何让物业等机构能够持之以恒坚持这份爱心,还要看类似“买不到柜台”脱颖而出之后,是不是有好政策支持。心到没有买不到,政策支持,更重要。(记者 侯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