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青山怀抱间,一组中式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而上,典雅瑰玮。这里便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由南向北,文兴楼、文华堂、文瀚阁三大主体建筑,逐级平步轻上,彰显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和书卷气息。落成一年有余,1600余万册(件)版本资源入藏这座国家级文化殿堂,展览展品达上万件,依托现代科技力量,浩瀚中华文明基因得以保护、赓续。

青山怀抱间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特约摄影 马文晓

观展·亮点


(相关资料图)

楼堂阁之中寻觅中华文明印记

汇聚众多“镇馆之宝”“传世孤本”

以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国家版本馆馆藏设计了“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的展陈格局。“我们所称的‘版本’二字是广义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版本资源,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图书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可称为‘版本’。”跟随国家版本馆工作人员走进馆内,一个个以陶器、甲骨、青铜、简牍、丝帛、纸张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印记,就藏于楼、堂、阁之中。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传世孤本”汇聚于此。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国家版本馆系列展览的序厅——文兴楼内,“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率先亮相,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遗产。

版本工艺展中的第一组实物展品,是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手绘红陶钵和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上面均刻画着如箭头一般的符号。国家版本馆讲解员付子翀介绍,这些都是距今七八千年的实物版本,“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印记,小小的陶片就有了更多意义。”

展厅里,每一件展品的来头都不小。其中一册西夏时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文物。“它是西夏文字、吐蕃文化和中原印刷术三种文化完美结合的载体。”

旁边的展柜里,12枚回鹘文木活字被悉心珍藏,它们来自于敦煌,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以字母为单位的活字实物。“目前我国仅保存有54枚回鹘文木活字。”付子翀说。

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

唤醒时代记忆

步入主建筑文华堂,中央挑空两层高13米、面积1350平方米的国家书房让人眼前一亮——仰观穹顶,取自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满天星宿点缀其中,寓意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环视四周,15组书柜、3万余册古今经典汇成文山字海,彰显厚重文化底蕴。

围绕国家书房,基本陈列“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通过13个单元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通过版本实物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专题展览“版本琳琅——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里,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见下图)、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前4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多语种《红楼梦》绘画本等,铭刻岁月印记、富有时代特色,展现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繁荣景象。

登上建筑群的制高点——国家版本馆的核心建筑文瀚阁,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汇集2000余件经典著作、手稿手迹、档案资料,仅《共产党宣言》就有300多个不同版本。阁内文瀚厅,集中陈列展示珍贵古籍出版物,包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中华再造善本》等原大仿真影印本、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

观展·解码

从何尊等重器

看版本中的中华文明起源

版本中的中华文明起源在哪里?走进“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聚光灯下,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重器“何尊”第一个登场,熠熠生辉。

何尊

“这是载有‘中国’一词最早的版本。”付子翀解读,这件文物出土时,其实并没有发现内部的文字,而是因为其精美的饕餮纹而命名为“饕餮纹铜尊”,直到1975年,饕餮纹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而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作为新出土文物精品出国展出,经过清理除锈,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何尊的内底,发现了一篇122字铭文,之中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专家同时发现,铜尊由一位名为‘何’的贵族打造,因而将其改名为‘何尊’。”

何尊旁边,两件重器与其并列摆放。它们是商武丁时期的“四方风”甲骨和商代的版方鼎。其中,“四方风”甲骨上刻有24字甲骨文,这些文字记载了掌管出入风和日月长短的四方神名以及风名,反映出在公元前1200年,古人已经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感知风向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另一件于商纣王二十二年制作的方鼎,内有铭文37字,其中出现了金文“版”字,实属难得,国家版本馆因而收藏了这件具有特殊意义的方鼎。

《坤舆万国全图》

开创中国人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

精美的巨幅地图也是展厅里的一道风景。

展墙上悬挂着一幅明万历时期的《坤舆万国全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当时的工部员外郎李之藻共同绘制完成。“古代用乾坤指天地,坤就是地的意思,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古人把地图称为舆图,《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世界地图。”付子翀介绍,这幅地图改变了欧洲居于世界地图中央的格局,首次以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中央,开创了中国人绘制地图的先例。

仔细看,在这幅地图的四角,还画有4幅小图,分别为:右上角的《九重天图》,右下角的《天地仪图》,左上角的《赤道北地半球图》,左下角的《赤道南地半球图》。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图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阔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这也足以证明我国古人在明万历年间,已经对地球有了很客观的了解。”

另一幅《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则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地图绘制工艺,艺术性更强,在绘制时先将地图刻画在8块木板上,再进行拓印,先拓绿,再拓蓝。地图中,大面积的蓝色为陆地,环绕其间的绿色表示水域。

《使琉球录》

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登山临水,壮游天地,在欣赏无限风光的同时,留下许多色彩斑斓的游记版本典籍。展览中,我们也可以随着古人的视野,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明代《使琉球录》静静陈列于展柜中,用红线着重标注了三行字:“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

《使琉球录》

明嘉靖十三年,即1534年,第十一任册封使陈侃奉命出使琉球,回国之后在福建完成了这部著作。

文中记录了陈侃一行从福州出发,经过了作为航标的钓鱼岛、黄尾屿以及赤尾屿等岛屿后进入了琉球海域,其标志是见到了乃属琉球的古米山。文中清楚地表示,无论是使者陈侃还是同舟的琉球人都是以古米山作为抵达琉球的标志。“这段文字证明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付子翀说,这一文字的记载是在1534年,而日本方面所称最早发现钓鱼岛,是日本吞并琉球后的1884年,相距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已晚了350年。

文瀚厅

“镇馆之宝”《西楼苏帖》

宋代珍稀孤本保存东坡手迹

“斯文在兹”展中,共有400多件珍贵的版本瑰宝,工作人员介绍,这其中,《西楼苏帖》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经历了历史,记载了历史,也成为了珍贵的历史。

《西楼苏帖》

《西楼苏帖》收录的是苏轼行、草、楷诗文和信札,共30卷60余篇,是第一部苏轼书法丛帖。它收录了苏轼从29岁到66岁跨越一生时间维度的作品,其珍贵之处还不止于此。因为苏轼在晚年时卷入了党争,苏轼的妻子担心被挖出更多罪证,所以把苏轼的作品焚毁了十之六七,而且宋徽宗下严令,苏轼作品,片纸只字,焚毁勿存。

苏轼留存下来的作品很难收集,直到他去世后,南宋时有一个叫汪应辰的人,在成都做知州,特别喜欢苏轼的作品,于是就在苏轼老家附近搜罗了苏轼的60余篇作品,合成了30卷,刻在了成都西楼的石碑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拓本,就是从当时的原碑上拓下来的,而原碑于南宋末年就被损毁了,因此,这本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尤为珍贵。”付子翀说,这本碑帖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数百年前的东坡手迹,今年8月,这一典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武亦彬 实习记者 李俊瑶

流程编辑:U02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