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贵州兴义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爱国教育家。王伯群的上海旧居位于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31号。


(相关资料图)

图说:愚园路1136弄31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致力于教育救国

王伯群早年留学日本,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于是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他参与发起护国运动,后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等职。1920年代,王伯群投身教育界,开始致力于教育救国。

和王伯群最有渊源的要数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1924年,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等应三百失学青年要求在上海创办私立大夏大学。1924年秋,大夏大学开学,学校的教授们请王伯群出面组织校董会,聘请马君武、吴稚晖等七人为校董,马君武任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学校名称经研究定为“大夏大学”,既表示学校从厦门大学嬗变的由来,更寓光大华夏之意。1927年,马君武因筹办广西大学而辞职,大夏校董会会议决定由王伯群出任校长。

大夏创办之初,无固定校址,以租房作为教室。1929年,由于学校影响日巨,师生逐年增多,校董会决定在上海中山北路梵皇渡路建新校舍。王伯群一次出资白银6.7万多两,折合银元超过10万元。在大夏开办的最初几年中,为方便获得银行贷款,王伯群又聘请金融界人士及上海《时事新报》《中时电讯报》《大晚报》《大陆报》四家报纸的总经理为校董。大夏大学在上海的10年中,每当学校经济发生困难,多得校董们的贷款支援。

从任大夏董事长之日起,王伯群即提出大夏大学教育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大夏大学为谋求发展,倡导“职员苦干,教授苦教,学生苦读”的“三苦主义”和“师生合作”“自强不息”校训。王伯群后半生的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大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夏大学曾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旧居如梦幻城堡

王伯群的上海旧居位于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31号,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4年建成,哥特式建筑风格,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建筑外立面对称处理,北立面及两侧为欧洲城堡样式,窗顶为四心尖券。主楼分中、东、西三部分,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王伯群与妻子保志宁在愚园路住宅中只住了三年,却留下一段风云往事。

1937年底,大夏大学因避战争威胁而迁至贵阳市,王伯群随校回到故乡贵州。1944年,日军窜扰黔南,王伯群安排大夏全体师生迁往贵州赤水,心力交瘁,积劳成疾。1944年12月20日,王伯群因病在重庆逝世,终年60岁。1949年初,王伯群住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1960年元旦,长宁区少年宫在此成立。1989年,王伯群住宅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