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街形成于盛唐开元年间(714~741年),即泉州唐故城创建前后,至今已有将近130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历史文化街区。
1996年至2003年,泉州市九三学社积极配合泉州城市规划建设,组织文史界社员,并邀请部分社外专家学者,开展多次泉州古城址及其他文化遗址遗迹的踏勘。笔者为九三社员,忝列其中。
(资料图)
今据亲身经历,将在几次踏勘中搜访调查到的东街及周边的古物遗迹,记录如下,以飨同好。
两仪楼与四象井
两仪楼在东街头唐五代刺史署前,又称“天地春”,俗称“双门前”,始建未详。原为谯楼,有东西两门,中累石如城,盖楼其上,颜曰“天地春”。清初,靖海侯施琅奉敕书于楼中,文武百官过此,均须下马示敬。后某提督以为不便,遂移御书于宛斋(即今晋光小学)施家书屋,撤去墙楼。道光时两边尚有石阙,楼宇相对,称“两仪楼”。民国毁。
四象井分列在泉州钟楼四隅,即现在钟楼百货商场门口、旧泉州饭店门口、中山中路与西街拐角处、中山中路东北侧小巷内等四处。此四井原皆系大型井,井盘各四孔,后来有的改为小型井盘,有的掩没。所谓“四象”,乃山家附会,并非规划凿建。1996年东街拓建改造,钟楼百货商场门口之井重新再现,就在路肩之下,不久重新掩盖为路面。
待礼巷
在东街头南侧,东西走向,巷口在中山中路。《泉州市地名录》释云:“封建时代接待客人的地方,故名待礼巷,因重名,故加钟楼两字。”据考,是地因邻近唐五代刺史署,为官方接待来往官员的驿馆,是泉州最早的宾馆、招待所。东街拆迁前,其巷巷道短小,断头无尾,巷内为大杂院,民居辐辏。今为与状元街平行的未名通道。
牌坊群
东街是泉州通往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历久不衰的繁华街市,两宋以来,先后树立过四五十座封建王朝表彰忠孝节义或科第寿考的石牌坊,一座接着一座,一座接着一座,绵延不断,蔚为奇观。解放初东街头至仁风门尚存有著名的明代为户部主事周天佐死谏立的“褒忠鸣凤坊”,湖广巡抚、都御史郭惟贤“开府承恩,内台总宪坊”,侍读学士黄汝良“天卿学士,宗伯国师坊”,都御史庄国祯“中丞开府,奕世承恩坊”,御史苏士润“内台执法,豸绣承恩坊”,都御史陈用宾“清时懋勋,三世都宪坊”,以及清代为福建陆路提督万正色立的“宫保提督坊”。
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厦门大学张星烺、陈万里和德国考古学家艾克等教授到泉州访古,泉州古城石牌坊建筑之多和造型之美给他们留下强烈的印象。张星烺在其《泉州访古记》中写道:“街中石牌楼甚多,难以枚举,皆表旌妇女节孝、官吏功勋、士子学位,俱可以示游客地方文化事业之精进、人民财力之厚富也。”
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摧折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石牌坊相继倒塌,逐渐消失,牌坊石构件大部流散民间,毁弃殆尽,少数为文物部门收藏。而今硕果仅存惟东门外凤山古道上的“急公尚义坊”。现在,我们只能从旧照片中去领略昔日泉州东街古坊林立的风采了。
中和宫
又称“粜籴庙”,在东街头前段北侧。始建于唐,祀护国圣王李宽。李宽,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名珏,随父贩粜。时泉州饥荒,李宽平粜赈济,活人无数,泉人德之,即其寓地立庙。历代均有修葺。庙悬云山南坡,殿宇骈列,楼阁勾联,香火颇盛。民国初年,改为公立大众通俗图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扩为晋江县民众教育馆。解放后,市政府人民防空办公室、地震办公室先后驻此。“文化大革命”中,庙宇大部拆毁,改建层楼,旧时遗迹只剩残垣一堵,古木二株。
旧晋江县署
在中和宫之左,坐落于云山半坡。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知州钱熙创建,至本世纪50年代初,几近千年一直是晋江县的县署。泉州市建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仍驻为市人民委员会、革命委员会所在地。1969年,泉州市革命委员会徙治打锡巷旧考棚,旧署改为晋江地区公安处,1986年1月改称泉州市公安局。1996年与东街拓展工程同步,公安局10层大楼拔地而起。至此,旧署明清民国老建筑全部废弃,只有几株古老的榕树和玉兰树成为千年衙门的历史见证。
旧泉州府署
在旧晋江县署东,即今泉州军分区驻地。一百年前,府署规制完备,中为正堂,名为“端本”;左为幕厅,两廊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前为露台、隶亭、甬道、戒石亭;又前为仪门,濒临通衢。正堂后为穿堂,东丰衍库,西架阁库;又后为敬事堂,再后为福禄堂;堂后有山,古榕森列,为府署屏障。仪门左为土地祠,右为府狱。府门外西观东巷口有“辑和五邑坊”,东南俊巷口有“屏翰双江坊”,备极壮观。
辛亥革命后,府署废,国民政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遂渐毁坏。民国十九年(1930年)著匪高为国移防泉州,窃为驻军队部。二十二年11月,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以泉州、莆田一带为兴泉省,省署设旧泉州府署,翌年1月,事变失败取消。三十五年6月,国立海疆学校由外地迁入,以为教学用房。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泉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海疆学校;翌年停办。旧府署改为晋江地区军分区机关。20世纪60年代,府署正堂及两廊六房、甬道尚在,后因扩建分区招待所拆除。改革开放以后,临街辟建金星大酒店。
元妙观
在东街南侧,旧晋江县署对面。俗称“天公观”,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建,初名白云庙,为闽南地区最早的道教宫庙。唐神龙元年(705年)建观,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称玄妙观,清代因避康熙皇帝名讳,改“玄”为“元”。历代均有修葺增建,至清末已形成宏敞雄伟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观前为硕大的照墙,照墙雕塑太极图及日月星象;第一进山门名“端门”,为重檐歇山顶牌楼,三门并列,两侧峙立天丁力士,左右为玄坛祠、康王祠。第二进三清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通高二丈有余,彩塑,慈眉善眼,神清气爽,须髯飘逸,祥和中隐露威严。殿内两旁为四海龙王,红砖浮雕,堆剪珍珠螺片,冠冕黼黻,威武庄严。三清殿后紧连老君祠、南天门。南天门祀五显灵官大帝。第三进为灵霄殿,因地势殿基高于三清殿而规制相仿,正中祀紫薇星君及玉皇大帝。两旁为金童、玉女、雷声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东西两侧列塑天师、上帝、灵官、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六丁六甲诸神像,玉皇大帝座前置一尊铜雕日神。殿后祀陈圣王、萧太傅。后殿并列三间,单檐硬山顶,曰:“文昌府”,中奉关圣帝君,左奉文昌帝君,右奉孚佑帝君。端门、三清殿、文昌府前铺设石庭,各殿前装置青石龙陛浮雕。自端门至文昌府,东西两侧长廊回护,廊间壁上有彩色泥塑二十八宿神像,形态不一,神采奕奕,衣纹线条柔美流畅,游人叹为观止。观内外有北斗星座状丹井七口,保存完好。又有固定戏台,以为节日活动所用。每年除夕,搬演戏剧,通宵达旦,常有负债穷人年关无力偿还,到此逃债,所以元妙观中戏台民间又称“避债台”。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同盟会老会员陈清机、叶青眼带领进步青年开展破除迷信活动,观中两廊二十八宿神像与照墙雕塑被毁。近代以来,三清殿人迹零落,法事萧条;而灵霄殿却烟火鼎盛,馨香远播。民国期间,元妙观前殿曾经沦为驻军及关押壮丁的营房,嗣后又相继设立平民救济院、工艺场、军法处、卫生院等,文物遭受破坏,宗教活动也一度中辍。
解放后,元妙观列为泉州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关闭,1972年拆建为工厂,备受摧毁,至80年代,仅存三清殿东开间,栋挠柱腐,垣断甓缺。观中遗物寥寥无几,三清殿残存一柱,镌半边联云“太上无名真道德”,另有一对石柱圮埋于地,柱联为“无功煦化育,妙道寓衍生。”三清殿丹墀龙陛、灵霄殿蟠龙八仙石柱为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龙柱后移建于小开元寺山门。
1995年,泉州市道教协会成立后,着手筹备元妙观的复建工作。1996年,泉州市人民政府结合东街拓改工程,在元妙观原址规划出10亩地用于复建。翌年元月2日,三清殿破土奠基,1999年12月竣工。2008年,灵霄殿、南天门(灵官殿)又先后落成。
复建的三清殿、灵霄殿、南天门(灵官殿)诸筑,有石皆雕,无木不刻,美轮美奂,金碧辉煌,是一座由许许多多精美艺术品组合构成的精美艺术殿堂,是迄今为止泉州地区仿古建筑中的精品。
石室居
在元妙观左有一条巷道叫“观东巷”,巷中原有一家专事石碑镌刻的老铺子,叫“石室居”。笔者曾与友人走访石室居,据其后人称,他们的祖先是从闽北建宁府搬来的,至于什么时间到泉州,他们也说不清。因解放后制作墓志铭的生意没了,家人便改行从事他业,石碑镌刻工艺也就荒废、失传了。家中尚遗存一些石版,乃墓志铭的成品或半成品,其中最早的一方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刑部尚书陈道基未显时为其亲友撰书的墓志铭。
南俊巷
在观东巷之东,《泉州市地名录》释名称“郡人崔拱三世登进士,时人誉为南方之俊,他居住此巷,故名南俊巷。”崔拱,字宾玉,惠安人,徙居郡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官著作郎、太常寺丞;其子崔正则、崔丽则分别中天禧三年(1019年)、天圣五年(1024年)进士,正则官山阳知县,丽则历兴化军知事;其孙、崔丽则子崔黄臣、崔宋臣又分别登庆历六年(1046年)、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黄臣历建州通判,宋臣官佥部员外郎。崔氏三世五进士,满门朱紫,传为佳话。
近年发现一方唐代墓志铭《唐故陈夫人墓志》,为泉州参事许元简撰书,铭云:其妻陈氏“年十七归嫔于我,韵谐琴瑟,气合芝兰,誓愿同心,始终偕老。何图产后六日,痢疾所婴,时大中十一年(按:857年)龙集丁丑八月十四日,终于晋江县南俊坊之私第,春秋廿王。”将“南俊”地名历史向前推进了200余年。
行春门楼
在南俊巷偏东东街路中。始建于唐末,为光州固始王潮所创子城之东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纳土归宋。宋太宗诏隳三城。子城墙遂毁,仅留门楼。以后废葺毁兴,一直保存到抗日战争爆发。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行春门楼“楼观壮雄,扃鐍坚整”,而“朴素无改旧规”,石垣巨甓,层累轩豁,窗棂洞达,翼以扶栏。行春门楼因其“郡邑治署在左,晋江邑庠在右,耳目至近”的地理优势;唐守苏妙出游,神鹊翔集车盖,归止斯楼;名儒陈琛尝读书其上,作成《四书浅说》等人文佳话,历来为文人雅士登临游观之胜地。楼上旧奉广平尊王为行春境的保护神。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秋,因抗日战争爆发,奉省政府之令拆毁,行春门楼南侧通承天寺鹦哥山窟小巷遂称“门楼巷”。门楼两侧各残余子城断垣一小段,70年代以后被夷为平地。巷内二三十米处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白源”井,原在道旁民居墙下,有碍观瞻。拆迁后,依旧保存完好。今井周垒为平台,砌台阶勾通东街和南俊巷。1996年拓改工程施工中,于门楼旧址以东、美里巷北口发掘出几条旧行春桥大石板;另于门楼遗址北侧旧子城内发现一口大井。
桂香坊·相公巷
桂香坊原为北宋王朝为表彰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给事中江常而立的牌坊,在今相公巷口东街路中,后来衍化为行政区划街坊名称,地域范围约今相公巷、糕包巷、广平仓一带。
相公巷得名有三说:一、北宋参知政事吕惠卿家其巷中,宋代参知政事下丞相一等,也称“相公”,因名巷为“相公巷”;二、南宋梁克家丞相府在旧晋江县学东北射圃(即今第一医院东北隅及金池巷一带),相府规模宏大,其巷为相府出入东街的通道,故称“相公巷”;三、《泉州市地名录》却称“该巷有一小庙,供奉相公爷,遂称相公巷。”
相公巷中除吕惠卿、梁克家相府朱门大户外,有宋著名官邸尚有江常黄门府与徐瞻进士第:
江常黄门府,在桂香坊内(今相公巷北)。江常,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累官给事中,俗呼“黄门郎”,郡人以其才德,为立“桂香坊”于居宅巷口东街中,其第园池至今犹称“江厝池”(在泉州医高专校园内)。
徐瞻进士第,在今相公巷中段。徐瞻,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广州通判。乾道间(1165~1173年)知州周葵为之立坊,表其里曰“兴德”,取其治狱公允,多积阴德,子孙必兴之意。
蔡巷
在旧行春门外东街南侧,以北宋丞相蔡确府第建于此巷,遂以其氏名为“蔡巷”,后转讹称“菜巷”。巷中官邸除蔡确仆射府(蔡确累官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相当于宰相)外,与之隔巷相对的还有李邴的太师府。李邴,钜野人,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官参知政事,徽、钦北狩,避居泉州,其后裔遂为泉州人。府第前有司为建“良弼坊”。蔡、李毗邻尚有林景渊邦伯第与钱熙中丞府。林景渊,南安人,光禄寺卿林杞从子,宋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惠州知州。钱熙,南安人,徙居郡城,宋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历官殿中丞。
蔡确故宅内,有一口宝井,井盖一大孔,容人上下,井腔西北一拱门,装饰精细,门板钉有虎头门环。距该井五丈另有一小井,井墙上有一窗,作宝井地下通风之用。蔡氏子孙沿称此井为“宝贝井”,亦知内藏珍贵物品,囿于迷信,长久无人敢入窥探。至清代,蔡宅转卖给陈氏,宝井仍完整,且见大厅神龛下有一只古式鞋,诘问其故,始知蔡确后代曾于明朝两次探井取宝,第一次带火把下井,推门进入地下室,风甚厉,闻有各种声音,但见许多闪闪发光的古董,旋因风大火熄,胆怯慌逃,一无所得。第二次隔了几代人,又有探井者持火把进地下室,亦见闪光之物,可是撞见一具尸体,吓得魂飞魄散,慌逃中见地下有双鞋,顺手抓一只逃出井,将鞋置于神龛下,作为取宝之鉴戒。屋主人改为陈姓以后,再也无人探井取宝。后来井盖塌落,仅存洼地,小井也难找了。巷中又有广灵宫,旧称“广灵庙”、“万仙妃庙”。志称原在东湖之浒(今一院大门之右)。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里人、状元宰相梁克家因母病告万仙妃有应,于城东(即今址)置壝祀之,后来改壝为庙。明清为衮绣铺广灵境境庙。清末民初,祀神增一庄脚妈(神诞六月十四日),乃清季惠安农民起义领袖邱二娘也。“文化大革命”后废,改为教育局木工场。近年重建。
附近还有温陵书院朱文公祠(在今东门小学内,今废)、月光庵、青莲堂、通天宫、卫民祠诸遗址遗迹。
旧晋江县学署
在东街东段北侧,菜巷对面,就是现在泉州市第一医院所在地。这是一方风水宝地,这里唐天宝初为道教灵宇紫极宫,著名道士蔡如金簪绂归隐居此,辟谷行气,以方术济人。五代迁紫极宫于城北(今泉州一中一带),改建为佛教兰若天宁寺。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泉州知州兼南外宗正赵希侂以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过化泉州,改寺为泉山书院,饰像祀之,将奉佛老之地化为尊先贤之所。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晋江县学署(址今泉州军分区驻地)为府衙,县学乃迁泉山书院于蔡巷而据之。经整治,左庙右学,规制逐渐完备,有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教谕署、训导署、棂星门、大成门、文昌阁、魁星楼、礼门、义路、忠孝祠、敬一亭等等。
清末废科举,礼乐不备,槐市荒寂,学府一度沦为兵营。民国置省立第三医院于此,解放后改为晋江专区第一医院,延续600余年传道授业之地,变成了救死扶伤之区。
真文忠祠
原在东街第一医院旧大门西侧。其地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原先为奉祀万氏妈广灵庙之旧址。明嘉靖三年(1524年),福建提学副使邵锐、泉州知府高越改建为真文忠祠,祀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真德秀于嘉定十年(1217年)、绍定五年(1232年)两知泉州,政绩显著,甘棠遗泽,深得泉州人民的爱戴。解放后为东升居民委员会办公所在地。东街改造施工中重新发现。今祠匾石刻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
旧时建在东街一带的名宦专祠尚有:王文忠祠,祀宋知州状元王十朋;倪郡守祠,祀宋知州倪思;宋少卿祠,祀宋知州宋钧;监郡祠,祀元达鲁花赤玉立;童指挥祠,祀明都指挥使童震乾等。
郭氏宗祠
郭氏世居行春门外,为东街望族,相公巷至第三巷之间,有祠堂七所,其中大宗祠在第一医院旧大门东侧,第三巷北口对面偏西。原为明正德进士郭楠故宅,门前街中有“柱史坊”,郭楠为御史时立,早废。而蹲伏在门口的一只造型怪异的石豹子,却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传说郭楠为理学名家蔡清的得意门生,出仕后,廉以律己,严以御吏,所至辨冤狱,黜贪官。在江西永丰知县任内,平反一起无头公案,洗雪青年才子聂豹不白之冤,成全聂豹与赵家小姐一段美满姻缘。聂豹刻骨铭心,指天立誓:他日若有寸进,情愿替明府慈君郭楠守门,以报深恩。正德十二年(1517年),聂豹蟾宫折桂,进士及第,嘉靖年间(1522~1566年)出为福建巡按御史。此时,郭楠退休家居,聂豹专程携眷赶赴泉州,登门叩谢,并命人雕刻一座三只耳朵的石豹子(隐喻“聂豹”),安放在郭府大门前,实践为郭楠守门报恩的诺言。后来,郭楠故宅改为本族宗祠。
东街郭氏奉元代郭章为入泉始祖,先世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因此,东街郭氏宗祠为泉州城区唯一回民族姓宗祠。解放以后,郭氏宗祠只剩二进,改为东街消防队部;“文化大革命”后,成为退休老人活动场所。1996年东街拓宽改造时被拆除。而那尊三只耳朵的“聂豹”石雕也不知何年何月被移徙至东岳山的李公祠前了。
东街五个埕
东街有五个“埕”,即街南何衙埕、洪衙埕、詹衙埕(又称“詹厝埕”)、万厝埕,街北庄厝埕。
何衙埕在东街之南、菜巷之西(今泉州三中一带),以明何元述、何燮叔侄居此得名。何元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官广东按察副使:何燮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亳州知州,为捍卫城池壮烈牺牲,卒谥“忠壮”。后改为宗祠。何衙埕又有尤、柯二氏宗祠。
洪衙埕在何衙埕南,以明清之际风云人物洪承畴府第得名。洪承畴,南安英都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仕明三边总督,清大学士、兵部尚书。第宅规模颇大,厝后有花园垒叠假山。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洪氏后裔出卖给王姓,咸丰年间(1851~1861年),王姓转售郑姓。“文化大革命”初期尚在,1967年拆除改建,旧建筑构件垒为新厝基石。
詹衙埕在洪衙埕之南(今泉州五中校园内),以明刑部侍郎詹仰庇府第得名。詹仰庇,安溪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累官左副都御史、刑部侍郎。至民国,衙已倒塌,惟垣壁四堵,均甚高大,作青色古砖,大门已不见,仅面庭中堵墙为红色古墙,内部中厅塌陷成瓦砾场,尚有巨大梁柱旧杉堆积一边。仅存下落小屋三间,住有詹氏后裔。20世纪50年代初辟为泉州高级中学(即今泉五中),遂废。
万厝埕在东街第三巷内唐衙口南,以清万正色建提督府于此得名。万正色,城东浔尾人,行伍出身,以军功累官至清福建水师、陆路提督。府第地跨崇圣、广灵、通源诸铺里,面积甚大,五开间,三进深,左右双护厝、东厅,布局严谨合理,装饰精美,为清代宅第建筑珍品。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卖与龙塘王氏。1998年被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府第封砖外墙大部坍塌,后落大厅屋顶及左侧护厝已倒坏,左边门破烂不堪,中轴主体建筑左侧附属建筑只剩几堵残墙断壁。
庄厝埕在东街相公巷内,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状元庄际昌府第建于此,宅前有埕,外狭内宽,因以其氏称“庄厝埕”,后衍为街巷地名。巷中除状元府外,尚有林梁材太史第,林梁材,田中央明礼部尚书林欲楫派裔,清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历翰林院庶吉士、吏部稽勋司外郎。其宅两进三开间带东护厝,前为石埕,临巷有围墙,大门尚完好。本屋大门上原悬挂“太史第”匾额,大埕两侧有一对旗杆夹,均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今旗杆夹残件尚在,藏于宅中。据其后人称,未显时旧宅在新第之右,已废。2008年南俊巷北拓,太史第被拆毁。
忠义巷
在仁风门内东街南侧,以巷内北宋苏缄忠义第与巷口忠义宫得名。苏缄,同安人,宋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为邕州知州,充皇城使,以抗御邻国入侵,为国捐躯。卒,赐第郡城,并于宅前立“怀忠坊”以为纪念。忠义宫,旧在东街忠义巷口。北向。始建未详。祀关帝及历代忠义国士,为衮绣铺忠义境境庙。后废。1991年重建于其巷南端,仍北向,并与原胶鞋厂内东关三夫人合祀。1998年于巷道西侧创建新宫,改为东向。
巷内有忠义井,1978年,泉州橡胶厂在忠义巷南端建厂房时,于三米深处掘得一段古城垣,垣边西侧有一口古井,井腔用砖皆印有“嘉定三年修城砖”的字样。可知此井系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或以后凿建的,其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玉立因扩建仁风门垣,地面填高,遂将此井掩没。1978年虽被掘出,但因建厂需要,仍将井覆盖。
巷口也有古井,五井孔,原在陈姓民宅内,东街改造时显露出来,应群众要求进行保护,崇福寺出资雇工清理疏浚,嗣后井口封闭。有人称此为涅槃井,据考非也。清《泉州府志》卷九《水利》云:涅槃井“在仁风门外,唐僧黄涅槃以卯位忌风,凿此镇之。”明《八闽通志》云:“在棠阴里三十九都。唐僧黄涅槃以卯位忌风,凿此井以镇之。”从志书的记载和历来这一带出土修城砖的位置判断,“五井孔”所在地不属“棠阴里三十九都”乡下,也不在“仁风门外”,而在城墙之内。
仁风门
在东街与崇福路(又称城基路)交叉路口,二十世纪初尚存,但已是门楼残破,城墙崩塌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拆毁。1978年橡胶厂在仁风门遗址南段基建时,发现一小段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重修的城垣,出土镌有砖铭“嘉定三年修城砖”。1997年,东街拓改工程施工中,在忠义巷一带又出土大量城砖,质地、规格与宋嘉定砖相仿,少数被爱好者收藏,绝大多数运往市区西北北峰开发区填埋。同时又在附近地段出土一些清初铁炮筒。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分巡兴泉兵备道福建按察司金事叶灼棠主持泉州城重修,事竣,自为《重修罗城碑记》。这是现存的唯一一方泉州修城记,原嵌东门第一重城外北畔第五间店后墙壁,上世纪70年代由泉州市文管会收藏,现存泉州市博物馆。
旧时泉俗送葬至仁风门外,丧主于此停棺举行“辞客”仪式,执绋客人向灵棺行礼后散归,至亲好友则继续护丧送到墓地。
补遗
东街片区历代名人故居尚有:
吕占将军府,在今相公巷内。吕占,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兄弟入闽,为三王义军主要将领,与李某称“吕李主帅”,为吕氏入闽始祖。
杨注御史第,在玄妙观前街。杨注,宋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历广东道监察御史。里人于其故居前为立“绣衣坊”。
柯述学士府,在玄妙观前水沟巷。柯述,南安人,徙居郡城,宋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官终龙图阁直学士。里人以其尝帅师闽粤,在玄妙观前街为立“帅节坊”以为纪念。
陈京大夫第,在东街第三巷附近。陈京,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朝议大夫。里人于其故居前为立“卿月坊”。
王维则进士第,在东街第三巷口东侧一带。王维则,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官通判。里人为立“定居坊”。
杨炳学士府,在元妙观观前街。杨炳,宋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历左司谏、宝谟阁直学士。知州程卓于其宅前竖立“耆德坊”。
赵善新父子进士第,在徐瞻宅兴德坊北(约今广平仓一带)。赵善新、赵汝做、赵汝父子兄弟均为南外宗子,宋绍熙元年(1190年)同第进士。知州颜师鲁在其宅前竖立“三秀坊”张扬表彰。
詹源侍御第,在东街头中和铺詹厝巷(今钟楼百货大楼一带)。詹源,安溪人,徙居郡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监察御史。
邱养浩中丞府,在东街邱厝巷。邱养浩,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邱厝巷口街中有为邱养浩父、封大理寺寺丞邱瑷树立的“天恩荐锡坊”,巷口有隘门,民国中宅第已倒塌,瓦砾堆积成阜,俗称“邱厝山”,仅存一巨大石及“大中丞”三大字之坊石。近年东街拓改,巷毁迹泯矣。
周天佐进士第,又称“周忠愍宅”,在城东北砌头街七甲(今崇福寺后11号)。周天佐,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户部主事。御史杨爵因言事下诏狱,周天佐激于义愤,抗疏忠谏被杀。后平反,谥“忠愍”。民国期间旧第尚在,厅堂悬有周天佐遗像,执笏端坐,纸色苍古,上一木匾,大书“忠烈名臣”四字,厅后尚有一宅,规模较小,乃周天佐诞生地。二门外有石庭,壁间嵌一坊匾,一面镌“褒忠”,一面镌“鸣凤”,坊旧在东街,民国初拆马路,族人将匾石移置宅内。临街大门,门上石楣书刻“忠愍周先生旧宅”。今其后人创建新楼,旧建筑除北侧遗存残构外,大部已拆除改观。嗣子周日暹,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官知县。
龚云致观察第,在敷仁巷。龚云致,安海人,徒居郡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官云南按察副使。第宅规模宏大,南至敷仁巷,北至新府口,东至南俊巷,西至后巷。大门照墙在敷仁巷南侧,今鲤城宾馆即其广厦中心。居第之北,旧有园池花山,今俱废。后代破落,俗贬呼曰“破龚”。观前新府口南侧有小巷称“龚厝巷”,乃其遗迹。
何乔远侍郎第,在东街衮绣铺何厝巷(今市防疫站一带)。何乔远,明万历十四年(1569年)进士,历官户部右侍郎、南京工部侍郎。府第规模颇大,至今其族裔仍分布在这一带,现代著名作家、外交家司马文森(何应泉)家即在何巷。东街扩建时,于防疫站门口发掘到何氏宗祠大门门框构件,为泉州市博物馆收藏。
张维枢、张维机兄弟侍郎第,在胜果铺(今广平仓、水心亭一带)。张维枢,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会试第八名,累官至工部侍郎;其弟张维机天启五年(1625年)会试同样第八名,累迁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第宅规模宏大,中有水心亭小筑,水木清华。入清,园池荒废,乾隆年间(1736—1795年)驻军中营参将李兆将其园林围人衙署。民国培元中学辟建附小。20世纪70年代残存池沼填埋为陆,先是教育局建为教师宿舍,后成片开发为培园住宅小区。
张端翰林第,在广平仓(门牌26~30号)。张端,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第宅坐东向西。据其后裔称,旧时大门门面恢宏,解放前后残构尚存,后来各房改建新宅,遂废。
王大亨观察第,在新府口与南俊巷交叉口之北隅。王大亨,原籍安溪蓝田,徒居郡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内阁中书。第宅尝作电影拍摄场景,东街拓改毁。
吴国藩文魁宅,在东街土地巷(门牌8号)。吴国藩,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未仕。第宅大部改建,大门、厅堂已残破不堪,亟待修葺。其从子吴藻汀搜集整理《泉州民间传说》,为近代泉州著名民间文学家。
苏镜潭文魁宅,在观东巷。苏镜潭,祖籍同安,四川总督苏廷玉孙。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人。未仕,著有《东宁百咏》行世。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充满魅力。窥豹一斑,足见大略。东街一隅如此,则泉州全城可知矣!
(2010年)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杨清江文史类稿》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