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陈凯先


(相关资料图)

在最美的季节,以最美的天际线为背景板,今天(5月20日)上午,2023年上海科技节从一场星光熠熠的红毯秀开启。34位“科学之星”从黄浦江畔世界会客厅的红毯上款步走过,鲜花和掌声簇拥着他们,上海这座创新之城的科创氛围由此“嗨”到顶点。

2015年至今,“科学家走红毯”已经成为上海科技节的品牌节目,红毯那头像影视明星一样款款走来的科学家,正是一座城市对科技人才厚爱的最好诠释。

让市民“第一时间”感受创新的速度

第一位走上红毯的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这是他第二次走红毯,第一次是在2015年。8年时间,中国创新药的发展速度令这位77岁的老院士欣喜而欣慰。他说“创新药”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的“关键一招”,2015年国内市场的新药还以进口为主,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约20款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上市,这样创新成果,人人都能感受到。

中科院院士韩斌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杨小虎带着“李所的朋友们”来了,红毯成了最新科研进展的发布会。他告诉大家,瞄准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大方向,李所已启动了两个“大动作”:一是面向深空,在青海建巡天望远镜;二是面向深海,在3500米的南海之下建中微子望远镜。

在科技节红毯上,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是一张新面孔,但在化学的殿堂里,他已名扬海外。他提出的“负氟效应”新概念,被写进了教科书;原创的2个氟化学合成试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胡试剂”。

踏上红毯,他把传承自导师的三个经验告诉年轻人:不追逐热门的研究方向,不盲从印在书上的知识,坚持做“难做”的事。他还建议大家保持好心情,快乐地享受科研。

默默无闻的科研工匠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科技领域有一批科研工匠,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许多家喻户晓的科技进展背后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但他们却鲜少出现在人们面前。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主动氢钟负责人蔡勇就是其中之一。

科技工匠团队

“我,走红毯?是我走红毯吗?”面对科技节组委会的邀请,蔡勇不可置信地问了好几遍。自1998年进入上海天文台工作,他距离红毯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在人群中看着上海天文台原台长叶叔华院士手捧鲜花走上红毯。

蔡勇从事的工作“隐秘而伟大”。氢原子钟是所有高精度导航系统的“心脏”,北斗、探月、探火等航空航天工程都离不开它。25年来,他和团队将主动氢原子钟的精度从100万年误差/秒提高到4000多万年误差/秒,并通过改进材料,让氢原子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稳定运行成为了可能。

杨琳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神光ii设施激光参数测控负责人,平常在车间她需要穿淡蓝色超净服,今天她换上了白色西装和黑色连衣裙。从业20多年来,杨琳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保障高功率激光装置高效运行,许多漂亮的论文背后,都离不开这位姑娘精心维护和调试的仪器设备。“今天的红毯场景让我毕生难忘,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一线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关爱。”她说。

是啊,谁能不爱鲜花和掌声呢?这些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大国重器”上的科研工匠,同样值得被大众追捧和铭记。

破圈,科学红毯正延伸到更多领域

破圈是最好的提升人气的方式。今天的红毯秀上,除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还有一批“跨界科技人”。在这个频频跨界的年代,迈入九岁的“红毯秀”正努力向其他共同奋斗在上海的人学习“破圈”密码。

作为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和团队们一手打造了创下40万客流量的现象级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而作为“长江口二号”沉船整体发掘考古项目负责人,他将科学与考古的跨界交流带到了红毯上。“考古其实是个含‘科’量十足的领域,没有科技进步,沉船不可能完整发掘,也不可能做成展览。”他说。

米哈游创始人刘伟

用游戏讲述中国故事的米哈游是“破圈”高手。公司研发的原创游戏《原神》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15种语言同步发行,其中在70多个国家及地区跻身畅销榜第一。被全球玩家称呼为“大伟哥”的米哈游创始人刘伟走上红毯,破圈效果十足。

女船长白响恩

一身雪白的军装、四道金黄的横杠,女船长白响恩将驾驶“雪龙号”探索极地的飒爽英姿带到了红毯上。除了船长,她还有个“隐藏身份”是全国十佳科普使者,主持建设了四门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她表示,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航海的种子,很有意义。

资料:文汇报

编辑:刘家园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