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小李在某短视频平台看过博主测评后,买了一款化妆品。没想到,她用了这款被博主称为适合任何肤质的化妆品后,皮肤竟然过敏了。

“真没想到,那么多博主强烈推荐的粉底调和剂竟会那么难用……”市民小李无奈地表示。

入手测评好物


(资料图片)

却让她皮肤过敏

前不久,小李买了一款粉底液。由于这款粉底液的色号比较深,不适合小李的肤色,便被闲置了。

有一天,小李无意中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款来自国外的粉底调和剂。视频中,一位博主将调和剂纯白的液体与粉底液涂在手背上融合在一起后,粉底液确实变白了一些。这位博主声称这款产品适合任何肤质,且不会改变粉底液的性质。

“我买的粉底液颜色太深,可以用这个粉底调和剂将颜色调白一些。”小李说,她看了不少这款粉底调和剂的测评短视频和笔记后才放心购买。收到货后,小李发现它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小李没多想,便使用了这款粉底调和剂。没想到,小李用后脸部皮肤干痒还起皮。她赶紧停用了这款粉底调和剂。

事后,小李上网查询后发现,在其他网购平台上,一些使用过这款粉底调和剂的网友也出现了脸干的情况。

原本为“避坑”

最终掉进“坑”

无独有偶,市民王女士也曾踩过“坑”。她从一位专门做测评的博主那里购买了一款羽绒服擦拭湿巾。使用后,她发现湿巾并没有博主说的那样神奇。“它根本擦不掉羽绒服上的污渍,和普通湿巾没什么区别。我觉得自己上当了。”王女士说,买商品前看博主测评本是为了避“坑”,没想到最终还是掉进了“坑”里。

市民张先生和郝女士也有过类似经历。他们从不同的网购平台分别购买了博主推荐的运动鞋和裤子,但张先生买的运动鞋穿上并不舒服,甚至磨脚。郝女士的裤子不但没有博主说的瘦腿效果,反而显得腿更粗了。一气之下,他们选择退货。

随后,记者在多家网购平台输入关键词“测评”后,看到了五花八门的相关视频和笔记。从日用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护肤品到网红零食、保健品、玩具……博主测评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及。不少专做测评的博主粉丝量多达千万,少则几万。

记者在一条名为“测评—避坑必看”的视频中看到,博主测评一款主打“吸油不挂油”的抹布。经过清洁力测试后,博主不仅强烈推荐网友购买,还在视频下方设置了商品链接。在该视频下方的留言中,一些购买过这款抹布的网友表示,抹布好用但不结实,容易烂。博主介绍时只说商品的优点,却避开了缺点。

记者发现,不少测评博主与商家捆绑,在社交账号中设置了商城入口,借着测评打广告。

人人都能测

难保测评客观性

记者发现,博主亲测的产品会从功能、效果、成分、使用体验感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有些博主会将商品从1星到5星进行标注,5星的表示强烈推荐购买,1星的则表示不建议购买。还有的博主会列出“红黑榜”,“红榜”上的产品是强烈推荐的。

有些测评博主声称发掘平价好物,教大家省钱,只分享并测试小众品牌,有的博主为推荐商品而贬低同类其他品牌的商品。

“前几天,我打算买一瓶洗面奶,便上网查询了口碑不错的洗面奶,发现同一款洗面奶有不同的测评结果。一位博主从清洁力、价格等方面得出这款洗面奶性价比较高,值得入手。另一位博主却说这款洗面奶含有较多的防腐剂,直接将它拉入了‘黑榜’。”纪女士说,面对不同的结果,她纠结了很久,不知道要不要购买。

喜欢“网淘”的市民唐女士表示,她下单前,会先去看看一些博主的测评,确实买到过不少宝藏好物。“但我也踩过‘雷’,买到过质量差的商品。”唐女士表示。如今,网络上万物皆可测,人人都能测,那些测评结论不能完全相信。

由于门槛低、测评方法缺乏标准,博主的个人体验并不能代表每个人的感受。有些测评仅从个人的喜好对商品进行评判,缺乏客观性。

网购擦亮眼

别轻信“测评”

3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经过对微博、小红书、快手、B站、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等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难以保证测评公正性。

调查还发现,有35.7%的测评账号存在疑似虚假测评问题,主要表现为夸大宣传,使用绝对性词语,放大产品功能、功效,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测评产品与实物不符;存在不正当竞争,以偏概全,依靠主观评价,故意诋毁某一商品。从品类来看,服装鞋靴出现疑似虚假测评类问题的占比最高,达到88%,数码家电产品由于具有明确的规格型号及各参数指标,测评账号疑似虚假测评的概率通常较低,可信度相对较高。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大刚。他表示,消费者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相关平台购物时,要谨慎选择购物平台和渠道,切勿盲目相信“测评”结果,尤其低于市场价格的同类商品应谨慎购买。消费者也应有独立自我判断意识,不能盲目跟风购买。

另外,消费者要尽量购买知名品牌商品,同时注意商品的保质期以及质量参数等信息,避免商家“以次充好”。

(记者 李婉秋 摄影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