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蕴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区域文化中最生动和集中的体现。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火狮,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镇本色与魅力。

8月8日,下塘镇依托夏小塘“五彩假日”暑期小课堂平台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润童心 我和爷爷学舞狮”主题活动,合肥市首批非遗项目“下塘火狮”走进社区,走到孩子们身边,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感受非遗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种子。

跑、跳、扭身、翻滚……在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塘火狮”传承人裴章顺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悉数展示给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小朋友真的非常开心,大家喜欢舞狮,我要把最好的舞狮表演展现给孩子们”裴老笑着表示。


(资料图片)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和裴老热情互动,有模有样地学习着舞狮的动作,还穿上“下塘火狮”的“装备”,切身感受“下塘火狮”的独特魅力。

千年古韵 “火狮”彰显魅力下塘

下塘,始于春秋,自开埠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这个古韵深厚的小镇,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下塘火狮”。

与其他舞狮不同,“下塘火狮”是“狮子”与“火人”的结合。“下塘火狮”的表演需要作为引狮人的“火人”在身上绑上烟火,点燃烟火后,和“狮子”一起舞动,俗称“绑火人”。“狮子”表现出好奇且又害怕的样子,和这个“火人”戏耍逗技,或跳,或逃,或探,或进,观之相映成趣,独树一帜。

“火狮是下塘独有的,和其他的狮舞最大不同就是‘火’字,火是灵魂”下塘火狮传承人裴章顺介绍道,火狮很受喜爱,在下塘,祝寿、节庆、开业酬宾都会请火狮表演,火狮会有锣鼓队、“绑火人”、引狮人,多人一起舞动,十分热闹。

裴老今年74岁,是“下塘火狮”第三代传承人,身形消瘦的他,身子骨却十分硬朗,精气神儿十足。裴老热爱火狮,谈到火狮,他的眼神中总是闪烁着光芒,穿上火狮的衣服,戴上火狮头,几个动作下来,就能把狮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中国传统舞狮分为“南狮”和“北狮”,“下塘火狮”属于北狮一脉。舞狮又细分为“文狮”和“武狮”,“下塘火狮”则是在“文狮”表演的基础上,将杂技、舞蹈、武术等巧妙融为一体,既有武术的刚劲,又有杂技的技巧和舞蹈的柔美。

在下塘,火狮的传承有200多年的历史,历经4代。走进长丰县下塘镇南圩社区村史档案馆,“下塘火狮”被陈列在最醒目的位置。

作为区域文化中的一部分,“下塘火狮”真实生动地反映着民风民俗风貌,彰显着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守”艺人的坚守与创新

舞狮的文化内涵不断更迭,但一招一式的基本功依旧如初。作为“下塘火狮”的第三代传承人,裴老坚守着火狮的表演和制作技艺。

“双腿、单腿、坐头、夹腰等动作都需要收脚,练好以后狮尾举起狮头时就会更轻松。收脚的动作看似简单,却很考验臀部、脚部和腰部的力量。”裴老说,舞狮讲求定力,扎马步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在日常训练中,扎马步是规定动作,也是每个舞狮人的必修课。“腿定得住,脚收得稳,才能把动作做标准”。

裴老对火狮有着很深的热爱,十几岁时便能跟着学习舞狮的动作,耳濡目染下,裴老很快便掌握火狮表演的技艺。20岁时,裴章顺开始跟随父亲东奔西走,表演“下塘火狮”,这一演就是50多年。“我非常喜欢舞狮,那时,父亲不让我打鼓,说我气力不够,我忍不住,就会跟着鼓声、锣声的节奏拍自己的大腿”裴老回忆道,有时表演时间很长,节奏很快,大腿就会青一块、紫一块。

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好,很多人选择外出谋生,但裴老不愿意丢掉手艺,“舞狮这么好的东西,我可不愿意放弃”裴老很坚定地说,“我们老一辈对‘下塘火狮’有很深的感情,传承坚守,没有感觉很难,都是自己和父亲年轻时的回忆。老爷子今年100多岁了,每次我俩讲到一起时,都会开心大笑。”

文化的传承需要坚守、更离不开创新。裴老这么想也是这么做。在下塘镇南圩社区村史馆,详细记录着下塘火狮的制作技艺,眼睛、眉毛、狮毛、狮身……每一项制作都非常考究,裴老对此谙熟于心,“以前的狮身都是用粗布一针一针地缝上去的,布料材质和颜色不同,现在用的是丝绸,柔和很多,舞狮的动作也会更加顺畅”。

裴老对舞狮的动作也有创新。以前的“下塘火狮”只有看、走、跳、跑、挠、舔及高台旋转等动作,裴老将杂技和狮舞结合,增加了交叉平躺、高台互戏尾等高难度动作,把狮子喜、怒、哀、乐等情态也表现得更加惟妙惟肖,时而凶猛威武,时而憨态可掬,形象生动、情态逼真、动作难度大、节奏也更加明快。

“非遗的传承,要有创新,只有完全掌握了,才会有创新,这样才能一代一代地把下塘火狮精华传承下去,同时又能添加一些新的东西进去”裴老表示。

显一技 传一艺

裴老对“下塘火狮”倾注了多年的心血,初心、匠心,裴老用坚守将“下塘火狮”的表演和制作技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彰显出“下塘火狮”独具地域特色民俗文化。

显一技,传一艺,裴老的事迹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知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下塘,以裴老为代表的老艺术家,正在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新匠人”,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生代非遗和民俗文化的“守艺人”。

在长丰县下塘镇,“下塘火狮”第四代传承人征集号召正式提上日程。2023年以来,为进一步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下塘镇在保护利用非遗文化上下功夫,积极挖掘特色非遗资源,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持续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在南圩社区,火狮成为该社区村史馆一项重要内容,传承下来的老“火狮”正安静地陈列在村史馆中,向每一个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属于下塘的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保护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方式,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将村史和下塘特色非遗文化联系起来,通过“非遗+”的方式,将非遗文化带到群众身边,推动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南圩社区党委书记陈太文表示。

同样在青州社区,正有一群年轻人为火狮的传承而积极努力。青州社区工作人员倪晓龙一直有着想把火狮这一下塘独有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想法,他找来镇上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共同讨论如何才能把火狮舞得更精彩,舞得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我们计划把舞狮人才梯队培养,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是火狮技艺的主力军,对孩子们主要就是讲好火狮的故事。而这些就是下塘火狮的传承。”倪晓龙说。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厚植人才沃土、传承后继有人,这既是全社会的深切期盼,也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基础。

“下塘火狮”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深入,非遗传统民俗文化正在不断焕发新生机。下塘烧饼、“下塘火狮”、古址遗迹……一个个带有着下塘符号的内容,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了解下塘非遗,学习下塘非遗。

火狮,象征着下塘镇的热情奔放。舞动的火狮,如火焰般热情的颜色,映衬着古镇居民的积极乐观。火狮舞动的瞬间,亦是古镇居民展现自我、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写照。

如今,火狮已经成为了下塘镇的一张亮丽名片,让这片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火狮仍然在舞动,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镌刻着关于时代民俗风貌的独特记忆。

推荐内容